
戶外媒介的局限性:
一是受場地的限制,受眾數量的限制;
二是戶外廣告的內容比較簡單,傳達的信息量有限,多是企業或商品的形象廣告,促銷作用差。
1、戶外媒體到達率高
通過策略性的媒介安排和分布,戶外廣告能創造出理想的到達率。據實力傳播的調查顯示,戶外媒體的到達率目前僅次于電視媒體,位居第二。
戶外媒體觸大能力的無限性,一方面來自它自身的無孔不入,幾乎任何戶外的地方都可以發布大小、形式不一的廣告,另一方面則來自人們戶外活動的規律性。這就給戶外廣告被接觸頻率提供了一個優越的先天條件。
人們每天的生活總是有規律可循的,簡單地說,一個人的普通生活就是若干“點與線”的組合。“必經之路”便成了戶外廣告“守株待兔”的最佳位置。例如,人們每天總要接觸若干次回家途中的戶外廣告。當廣告人找到消費者相關活動的規律后,便能大大提升戶外廣告的效能了。
2、戶外媒體視覺沖擊力強
在公共場所樹立巨型廣告牌這一古老方式歷經千年的實踐,表明其在傳遞信息、擴大影響方面的有效性。一塊設立在黃金地段的巨型單立柱廣告牌是任何想建立持久品牌形象的公司的必爭之物,它的直接、簡捷,足以迷倒全世界的大廣告商。很多知名的戶外廣告塔,或許因為它的持久和突出,成為了這個地區的遠近聞名標志,人們或許對這街道樓宇都視而不見,而唯獨這些林立的巨型廣告牌卻是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能綜合運用廣告的大小、形狀、載具形式、色彩、三維等各方面要素,為廣告的創作提供創造的靈活性,表現力強;優秀的廣告人能很巧妙的運用這些元素,同時借助高科技材料和技術的綜合效果,形象生動的表現廣告主題,卓越的表現出強勢的視覺沖擊力以吸引受眾。
基于設計靈活性的特點,廣告設計者常結合廣告客戶自身形象、發布區域、時間等量身定制富有個性化的廣告。借助戶外媒體特殊載具和新技術、新材料的特點,而設計發布的一些形式個性化的廣告,能很好地突破戶外廣告沒有的形式,展示運動感和時空性。在一些城市的地鐵隧道墻上,經常可以發現一連串不同幅的廣告畫面巧妙借用地鐵運動演繹一幅動態方面的廣告。
同時,一些運用視頻、數字、移動等新材料、新技術的戶外媒體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戶外媒體給人的印象已不是簡簡單單的平面單一信息傳達,目前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使戶外媒體開始“動”起來,有了動態大屏幕、數字視頻網絡播放系統、公交車中的CD。有了三維成像展示臺,很多戶外媒體開始走向多元化,這也正是戶外媒體生命力所在。
3、戶外廣告媒體發布時段長
許多戶外媒體是持久地、全天候發布的。它們每天24小時、每周7天地佇立在那兒,這一特點令其更容易為受眾見到,都可方便地看到它,所以它隨客戶的需求而任天長地久。
4、戶外廣告媒體千人成本低
戶外媒體可能是最物有所值的大眾媒體了。它的價格雖各有不同,但它的千人成本(即每一千個受眾所需的媒體費),與其他媒體相比卻很有趣:射燈廣告牌為2美元,電臺為5美元,雜志則為9美元,黃金時間的電視則要1020美元!但客戶最終更是看中千人成本,即每一千個受眾的費用。
5、戶外廣告媒體城市覆蓋率高
在某個城市結合目標人群,正確的選擇發布地點、以及使用正確的擎天柱戶外媒體,可以在理想的范圍接觸到多個層面的人群,廣告即可以和受眾的生活節奏配合的非常好。
6、單一媒體分散但數量巨大
多種戶外媒體載具組合運用,且配合其他媒體攻勢、整合傳播效果明顯。聯合式戶外廣告包括媒介聯合(戶外媒介聯合、戶外與其他媒介聯合)、品牌聯合兩種形式。戶外媒介聯合,即將戶外媒體中各類形式綜合性的組合運用于一個廣告運動。如:一個廣告主題既用交通類廣告,又用大型廣告牌、街道媒體、人體媒體等同時發布廣告;戶外媒體與其他媒體的組合是指一次廣告運動中同時用到戶外、電視報紙等媒體。如CDMA的戶外廣告的畫面用的是電視廣告的主畫面,這便放大了廣告的效能,達到了整合傳播的目的。
7、戶外媒體不足地方
宣傳區域小,不適合承載復雜信息、傳遞時間短被稱為“眼球經濟、三秒鐘的競爭”、信息更新相對滯后及廣告發布不規范等。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能依靠廣告人獨特的創意和新材料與技術的運用得意彌補,中國的戶外廣告管理機制也在不斷走向規范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