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字制作工藝比較復雜。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太原邵氏銅字公司,將傳統技術與現代工藝科學結合,總結出一套辦法,并對社會公開普及知識:第一步,把字樣用稀漿糊“反”貼到銅皮上,等完全干后,用剪鐵皮的大剪刀,剪出字形。第二步,用木錘子在厚鋼板工作臺上“敲”出“凹”形大致模型,反過來,在T字形(與老釘鞋匠工具相似)的專業鐵拐上再敲正面:整形,把握角度,整平,再反過來繼續敲,直至敲得“凹”度均勻,反過來再一次修正大型,修正局部。
敲好的字,僅僅是個“單片”,接下來,就是用電烙鐵焊銅幫子,也叫銅帶。也就是讓字立體起來了!
焊好的字,有突出或缺失部分,必須用鋼銼,銼平滑。
接下來是拋光。先用粗的紅拋光油拋一遍,二次再用綠拋光油中拋,最后是用最細的白油拋。
拋好的字,必須用二甲苯逐漸清洗的干干凈凈,然后噴專用航空烤漆,最后進烤箱,用180度左右的溫度,烤一個小時以上。溫度低于130度,銅字發暗,不亮,容易脫漆生銹。
銅標牌的原材料就是銅板。常用的黃銅牌,材料就是黃銅板。黃銅也叫銅合金,是銅與鋅的合金。HY62銅成色最好,54銅差,發青綠。不常用的紫銅牌,材料就是紫銅板。紫銅就是銅。銅字也一樣,有紅銅字和黃銅字之分。